返回

无限超进化

关灯
护眼
第一百七十九章:金星任务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

无限超进化第一百七十九章:金星任务金星,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。</p>

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,是第2颗,距离太阳0.725天文单位。</p>

华夏古代称之为长庚、启明、太白或太白金星,西方神话中称为阿狄特。</p>

金星是一颗类地行星,因为其质量与地星类似,有时也被人们叫做地星的“姐妹星”,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没有磁场的行星。</p>

最奇特的是,金星自转周期243地星日,公转周期是224.71地星日,一年等于一天。</p>

如果从太阳的北极上空鸟瞰太阳系,几乎所有的行星都是以反时针方向自转。</p>

但是,金星是顺时钟自转,金星的顺时钟转是逆行的转动。</p>

当行星的自转被测量出来时,如何解释金星自转的缓慢和逆行,是科学家的一个难题。</p>

地星科学家经过推测认为,金星从太阳星云中形成时,金星的速度一定比原来更快,并且是与其他行星做同方向的自转。</p>

计算显示,在数十亿年的岁月中,作用在它浓厚大气层上的潮汐效应,会减缓它原来的转动速度,演变成今天的逆转状况。</p>

共同乘坐战碟的1名天体学家,在战碟与金星公转轨道并轨、穿行大气层时,已经完成了金星逆行自转、大气成分、气流速率、太阳风透射、磁场引力等系列数据,对其有了不同于地星探测仪器的分析结果。</p>

暗能专家端木云柯、副手司空台旻根据天体学家的数据分析,纳入自己的宇宙能量数据库,成为太阳系能量运行规律的参照物。</p>

他们需要对太阳系几大行星,进行全方位的了解,找出这个新生星系造就生命的奥秘,探测出暗能形成的内在联系,从而试图发现宇宙母石的踪影。</p>

这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,更是一次创造神话的历程。</p>

金星地面,强烈的温室效应,犹如一个大熔炉,似乎要将所有的生命物体消融成分子物质。</p>

即使穿戴了冰凉的特制太空服,守卫战士依旧感觉被架在火炉上烤,浑身燥热出汗。</p>

天空橙黄色,暗而深沉,云层反射的微弱光线,不足以看清四周的场景,需要战碟的灯光辅助才能视物。</p>

身处明亮的光线下,再看远处矗立的高峰,仿佛魔神般站立大地上,似要伸手撑开这禁锢星球的巨厚云层。</p>

战碟舱门外,在护卫战士的警戒下,2位暗能专家小心翼翼搬出仪器组装完成,开始抽取土壤成分,测量地面大气温度、成分,收集岩石样本等工作。</p>

这里的温度达到了设备使用的限值,部分精密仪器都加装了低温装置,勉强适应了工作环境。</p>

等2位暗能专家完成这些轻便工作后,几名护卫已经将几个大合金箱子打开,忙碌了半天,才组装完成1台高能钻井设备。</p>

众人虽说都已经是2次进化者,身体素质强悍,却也感觉比较吃力。</p>

1名工程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调试,完成后交给智能机器人驾驶设备,按照暗能专家选定的山脚位置,进行地面固定后,开始了钻井作业。</p>

由于金星常年处于高温状态,裸露地面坚硬如铁,机械作业不仅费时费力,且容易损坏。</p>

因此,这台执行任务的设备,是随星空母舰运来的原装货,可以适用于太空大多数星体的钻探条件。</p>

智能机器人操纵5米高的钻井设备,伸出一支套有内芯的圆筒长管,斜对火山脚下。</p>

蓄能1分钟后,喷出一道超高温火舌,坚硬地面出现碗口大的洞。</p>

紧接着,圆筒长管内层延伸出空管,直插入地面跟随岩浆下降。</p>

在设备屁股后方,数十道微细的岩浆流喷射而出,在数十米开外落地,不停地往下坡方向淌流。</p>

圆筒长管后端,一节节中空的圆筒,不断地自设备腹部排出,咔咔声中相互自行紧扣,持续送入地下。</p>

1分钟后,暂停作业,重新蓄能准备。</p>

众人远远地向这边观望,头盔玻璃映照出亮丽的岩浆流火。</p>

小块提示屏幕显示,周围环境温度正在提升,已经上升了几十度,达到了280℃。</p>

没办法再待在原地,大家不断后撤。</p>

工程人员抬手看了下终端显示器,套管已经深入地下10米位置。</p>

他计算了一下,加上蓄能时间,每分钟钻地速度大致为5米,完成预定500米任务,需要100分钟,这个进度非常快了。</p>

在这里,漫长的暗光夜没有尽头,时间失去了本来意义。</p>

2位暗能专家无须参与这些前期工作,忙完手头的事情后,收拾设备让护卫人员抬进了战碟内。</p>

回到休息舱,2人一边喝着红茶,一边聊起了各自的想法。</p>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司空台旻开玩笑似的道:“端木老师,我没事查询了一下地星的天文探测历史,他们曾经将冥王星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内,不过在比较短的时间后,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,迅速改正过来,这份有错就改的勇气值得欣赏。”</p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